close
  雖然我們的生命在死亡以後,有如柳絮般地隨風飄散,然而我們就要放棄生命的樂趣,停止找尋「光」了嗎?那我們又為了什麼而活?
  看看自己,平時我們都將生命寄放在別人的身上,不停地注意外在的人、事、物、境,因為外在的因素而失望,覺得「沒有用」,覺得「事情永遠不會有所改變」,覺得「事情永遠都會這樣子下去」,久而久之,這種「失望」漸漸累積成「絕望」,我們人類所謂的絕症--癌症還會不來嗎?
  有一些同修在生病的時候,為了身體勤於修煉,然而當病痛遠離的時候,便疏忽了持之以恆,殊不知,這才是最危險的時刻,因為「生病」,身旁總是不乏有人噓寒問暖,現在病痛痊癒了,還會有相同的待遇嗎?當然是不如從前了,在這種情形下,當然會覺得生命沒意思了。在這個時刻,我們的生命仍然是掛在別人的身上,我們在別人的身上尋找「愛」,卻得不到「愛」與「關懷」。所以,不管今天是不是有感覺,明天還是要練,不能中途停止呀。
  然而,我們不應該把心思放在非本質-我們生命的附加物,外在-的事物上呀!我們不要被外面的形式模糊掉了……這下子,我們又得再提課堂的重點:回到生命的核心。
  在各大診所醫院裡,病人一看到醫生,總是詢問:「醫生,我有什麼病?」然而,我們是否可以反詰:「我怎麼知道你有什麼病?」是的,有時候看病就像是算命一樣,占卜出對方的病痛,然後用偏方將病痛化解掉,這樣好嗎?其實病生在自己身上,自己身上有什麼不舒服,什麼地方卡住了,往往只有自己最清楚、明白,我們所要做的,就是向內看呀!我們只有在清理完自己的負面情緒後,能量才會通;我們的身心有非常多不需要的東西,我們總是捨不得丟,然而等有一天,家人替我們丟掉的時候,我們反而不知不覺……原來它們根本不重要呀!卻是因為看著它們、望著它們,所以捨不得了。
  世人總是希望可以進入「西方極樂世界」,知道那是什麼樣的一個世界嗎?那是一個生命沒有阻隔,大家心念相通,沒有任何煩惱的地方;我們其實也可以創造這麼一個地方,所憑藉的,就是修煉。
  談到修煉,我們總是會講到生命的「能量」,雖然能量是看不見的,但是外在的「結構」卻是顯而易見;那就好像是屋子一樣,雖然屋內的能量很抽象,然而我們卻可以對裡面的結構有所感覺,所以在「心」之外,我們先修修外在的結構吧!所以為什麼大家要穿一樣的修煉服?那就是為了要幫助大家專心聽課,米色與黑色的搭配,也代表了合諧的意境,那是大自然的顏色。所以為什麼要大家「坐如鐘」?因為當我們腳打開時,元氣便會往外洩!平時提氣走路,能量就可以看得出來了;禮儀不是老古板,它的好處是在於可用以收束人心。行、坐、臥和我們的起心動念,都是我們能量呈現的一種結構,那都是不容忽視的。
  在平日的言行裡,我們都應該培養謙卑之心,把「我」化掉,盡量讓自己的東西不佔到別人的空間,將說話的聲音放低--這是一種「讓」;所有的事都有其原因和道理存在。「讓」可以使我們進入內在清淨地,培養我們的慈悲心,而什麼又是慈悲心呢?那就是我們平等對待每一個生命的愛心。慈悲心所產生的讚嘆(對生命微笑、點頭、拍手),將是我們進入靈性軌道的開始。
  現在,把我們在堂會上扛著的一切都放下來吧!以靈體來醫治身體是非常快而且有效的,我們不需要嚴格地要求自己聽課,只要放輕鬆,我們就可以完整地吸收了。
  我們的靈,好比河水的上游,心呢,是中游,身體,就是下游了,想想看,倘若上游泥沙堆積,我們光解決下游的問題,有用嗎?我們開始找到核心、找到靈光,我們的生命便會開始改變。
  其實每個生命都在對我們說法,教我們何謂生命的真理,我們多觀察多練習便會了解了。當我們進入靈性平台,生命可以發揮的空間就更大了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塵‧隨‧洛‧印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